早产的护理措施?

医网摘要: 核心提示:早产的护理措施? 【早产儿的护理措施】: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,是指胎龄大于28周,但不满37周的活产婴儿。 常见护理诊断 (一)体温改变的危险(体温过低) 与体温调节中枢功……【早产儿的护理措施】: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,是指胎龄

核心提示:早产的护理措施? 【早产儿的护理措施】: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,是指胎龄大于28周,但不满37周的活产婴儿。 常见护理诊断 (一)体温改变的危险(体温过低) 与体温调节中枢功……【早产儿的护理措施】:

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,是指胎龄大于28周,但不满37周的活产婴儿。

常见护理诊断

(一)体温改变的危险(体温过低) 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健全、体内产热不足有关。

(二)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消化道消化、吸收功能不全有关。

(三)有感染危险 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。

(四)有误吸的危险 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、胃底发育差有关。

(五)潜在并发症

呼吸暂停 与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有关。

出血 维生素K缺乏有关。

护理措施

(一)环境

早产儿与足月儿应分室居住,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℃~26℃,晨间护理时,提高到27℃~28℃,相对湿度55%~65%。病室每日紫外线照射1~2次,每次30min.每月空气培养一次。室内还应配备婴儿培养箱、远红外辐射床、微量输液泵、吸引器和复苏抢救设备。

(二)保暖

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及病情,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,一般体重小于2000g者,应尽早置婴儿培养箱保暖。婴儿培养箱的温度与患儿的体重有关,体重越轻箱温越高。体重大于2000g应放在婴儿保暖箱外保暖,维持体温在36.5℃~37℃。因头部面积占体表面积20.8%,散热量大,头部应戴绒布帽,以降低耗氧和散热量;各种操作应集中,并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,没有条件者,采取简易保暖方法,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。每日测体温6次,注意体温的变化,如发现异常,及时通知医生。

(三)合理喂养

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上而无青紫的患儿,可生后2~4h喂10%葡萄糖水2m1/kg,无呕吐者,可在6~8h喂乳。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下或伴有青紫者,可适当延迟喂养时间。喂乳量应根据消化及吸收能力而定,以不发生胃内潴留及呕吐为原则。最好母乳喂养,无法母乳喂养者早产儿以配方乳为宜。吸吮无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。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,必要时,静脉补充高营养液。喂养后,患儿宜取右侧位,并注意观察有无青紫、溢乳和呕吐的现象发生。准确记录24h出入量。每日晨起空腹测体重一次,并记录,以便分析、调整营养的补充。

(四)维持有效呼吸

早产儿出生后吸入空气时,动脉氧气压(Pa02) 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(TcS02) 85%以下者,为有缺氧症状,应给予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,吸入氧的浓度、时间应根据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,使血液中氧含量维持在Pa02在50~80mmHg,或TcS02在90%~95%。若持续吸氧时,吸氧的时间最好不超过3d或在血气监测下用氧,防止氧疗并发症的发生。

(五)连续3d补充维生素K,预防出血症。

(六)预防感染

应加强口腔、皮肤及脐部的护理,脐部未脱落者,可采用分段沐浴,沐浴后用2.5%碘酒和75%酒精消毒局部皮肤,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干燥。脐带脱落后每日沐浴1~2次,每日口腔护理1~2次。制定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,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,严禁非本室人员人内。如人流量超过正常时,应及时进行空气及有关用品消毒,确保空气及仪器物品洁净,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。

(七)密切观察病情

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娴熟的业务技能,加强巡视,正确喂养,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,做好抢救准备。


责任编辑:邓燕珍    本文来源:http://fk.ew86.com/ycjb/ycfm/19700101/1333916.html

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

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

医网首页 | 就医指南 | 疾病大全 | 女性健康 | 男性健康 | 健康图库 | 母婴保健 | 健康新闻 | 两性保健 | 老人健康 | 专家问答 | 防辐射 | 生男生女 | 妊娠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