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乳腺增生的几个原因 治疗乳腺增生不能太消极

医网摘要: 乳房是女性形态美的一部分,让妈妈们引以为傲。然而乳房也可能会生病,乳腺增生就是其中之一。在乳腺疾病中,该症的发病率最高,尤其是对于30-50岁的妈妈的来说更是要小心。那么乳腺增生的症状有哪些?如何治疗乳腺增生?预防乳腺增生的方法是什么呢?

乳房是女性形态美的一部分,让妈妈们引以为傲。然而乳房也可能会生病,乳腺增生就是其中之一。在乳腺疾病中,该症的发病率最高,尤其是对于30-50岁的妈妈的来说更是要小心。那么乳腺增生的症状有哪些?如何治疗乳腺增生?预防乳腺增生的方法是什么呢?

女性乳腺增生通常跟4点有关

1、内分泌失调。黄体素分泌减少,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原因。如卵巢发育不健全、月经不调、甲状腺疾病及肝功能障碍等。

2、情绪等精神因素的影响。精神紧张、情绪激动等不良精神因素容易形成乳腺增生,经常熬夜、睡眠不足等也会造成乳腺增生,而且这些不良因素还会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状。

3、人为因素或不良生活习惯:女性高龄不育、性生活失调、人工流产、夫妻不和、不哺乳等原因,造成乳腺不能有正常的、周期性的生理活动。佩戴过紧的胸罩或穿过紧的内衣等等。

4、饮食结构不合理,如高脂、高能量饮食导致脂肪摄入过多,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诱发乳腺病。此外,现在人们的饮食好了,有高血压、高血糖病的人也很多,这些也容易使女性出现内分泌失调,导致乳腺增生。5、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、避孕药。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雌激素,将导致内分泌平衡失调,现在一些速生食品、人工饲养的水产及家禽使用的饲料中也多含有激素成分,长期食用也会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。

治疗乳腺增生要知道5个方法

1、激素治疗。由于认为雌激素过高、内分泌失衡在本病发病中有作用,因此人们试图用外源性激素如雌激素拮抗剂(三苯氧胺)、雄激素(丹那唑、甲基睾丸素)来抑制雌激素,达到干预、矫正、调整失衡的目的。此法对部分病人有使肿块软化、缩小、疼痛减轻的效果,但长期使用会出现月经少、闭经及多毛等轻度男性化的副作用以及停药复发。

2、每天应该做4件事。

第一,每天三餐,不要吃含激素成分的肉、蛋、奶。食谱中要含水果、蔬菜、五谷杂粮,其中红薯是最佳的食物。

第二,一天要喝3000毫升水,以排毒清肠。值得提醒的是,不要饮用纯净水。

第三,摒除一切悲观消极意念,不要说否定、负面的话语。

最后,常怀感恩之心,经常向人表达感激之情。

3、自助按摩法。仰卧在床上,先用左手掌捂住右侧乳房,乳头对准左掌心,再将右手掌盖在左手背上,轻按乳房,顺时针方向旋转36圈,接着逆时针方向旋转36圈;再用右手捂住左侧乳房,乳头对准右掌手心,将左手掌盖在右掌手背上,顺时针方向旋转36圈,接着逆时针方向旋转36圈,即完成一次按摩。早晨起床前按摩的方法与晚上相同。

4、手术治疗。增生本身无手术治疗指征。手术的目的在于避免漏误诊断腺癌。

5、卧位检查。平躺在床上,以乳头为中心,用指腹按顺时针方向紧贴皮肤做循环按摩。检查时用力要均匀,以手指能触压到肋骨为宜。


近些年来乳腺增生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,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。据调查约有70%~80%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,多见于25~45岁的女……详细>>


乳房是女性形态美的一部分,让妈妈们引以为傲。然而乳房也可能会生病,乳腺增生就是其中之一。在乳腺疾病中,该症的发病率最高,尤其是对于30-……详细>>


最近几年来乳腺增生的患者越来越多,乳腺增生在女性乳房疾病中占首位,如果不及时治疗,有可能病变形成乳腺癌。乳腺增生治疗是预防乳腺癌的重要手……详细>>


乳房是女性形态美的一部分,让妈妈们引以为傲。然而乳房也可能会生病,乳腺增生就是其中之一。在乳腺疾病中,该症的发病率最高,尤其是对于30-……详细>>


乳房是女性形态美的一部分,让妈妈们引以为傲。然而乳房也可能会生病,乳腺增生就是其中之一。在乳腺疾病中,该症的发病率最高,尤其是对于30-……详细>>


王彩霞副主任医师[咨询医生]

武警广东总队医院 妇产科

擅长:擅长产科高危妊娠的处理、危重病人的抢救,在围产医学及妇科微创手术方面有较深造诣。较早地开展了低浓度罗...详细>>


张帝开主任医师[咨询医生]

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科

擅长:致力于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规范化合治疗、子宫颈癌前病变的预防与合理筛查及管理、子宫内膜癌的预防与处置、卵...详细>>


刘国炳主任医师[咨询医生]

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妇产科

擅长:专业特长为妇科肿瘤的诊治,可以进行妇科各种类型手术(经腹、经腹腔镜、经阴道),尤其擅长宫颈癌、子宫内...详细>>


康佳丽主任医师[咨询医生]

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妇产科

擅长:尤其擅长不孕症及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,对月经失调、围绝经期综合症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...详细>>


责任编辑:邓燕珍    本文来源:http://fk.ew86.com/yxjb/rxzs/20160811/1399174.html

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

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

医网首页 | 就医指南 | 疾病大全 | 女性健康 | 男性健康 | 健康图库 | 母婴保健 | 健康新闻 | 两性保健 | 老人健康 | 专家问答 | 防辐射 | 生男生女 | 妊娠纹